top of page

加拿大多元文化開展的繽紛教育:OCSB的深度學習之旅

已更新:2024年10月23日

本文由臺師大陳佩英教授、NPDL臺北校群出訪教師(麗山高中陳汶靖校長、數位實中黃翊軒秘書、景美女中顧秀華主任、內湖高中郭蓉蓉主任、大同高中陳瑞宜主任、內湖高中許靜喆老師)、臺師大洪琴雯助理共同撰寫。


2024年5月臺灣NPDL團隊組成參訪團,前往加拿大渥太華天主教學校董事會(Ottawa Catholic School Board, OCSB)參訪。這次參訪團由國教署隨團人員、三位顧問小組成員,以及各校群代表等共23人組成,行前由籌備小組的臺師大陳佩英教授、義大高中李健維校長,與OCSB的Tom局長進行多次討論,並翻譯OCSB的深度學習報告書,以及邀請局長舉辦線上講座,使團員能更加進入狀況。



本次參訪在OCSB的行程如下:


一、加拿大學校教育與OCSB


(一)加拿大國家與教育制度簡介


加拿大人口約有3700萬人,官方語言為英語與法語,主要宗教信仰為基督教,佔總人口數約七成,當中天主教又占一半以上。人口當中其中原住民族包括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因紐特人(Inuit)和梅蒂斯人(Métis),佔總人口的近5%,超過160萬人(加拿大統計局,2021年)。加拿大具有文化馬賽克(cultural mosaic)的特質,擁護多元文化主義,積極維護原住民族文化,並鼓勵移民在融入加拿大社會的同時,保持其文化認同。


加拿大是君主立憲的聯邦制國家,國家以總理為政府首腦,領導內閣和在下議院擁有最多席位的政黨,但實際的統治權力分散在中央政府和各省和地區之間。加拿大的教育主要由各省和地區負責,因此全國各地的教育結構和課程存在一些差異。教育系統包括幼兒教育、小學和中學教育以及大學和學院等高等教育機構。全國性的教育議題包含多元文化(原住民)教育、STEM教育、包容性教育等。


(二)渥太華天主教學校董事會(Ottawa Catholic School Board, OCSB)


渥太華天主教學校董事會在加拿大首都設有83所實體授課學校(67所小學、1所國中、15所高中)、2所虛擬學校(1所小學,1所高中)、2個替代學習場域(心理、犯罪矯治......)以及5個成人學習場域,擁有超過45,000名學生。學區以「所有學生都受到啟​​發和指導,以實現他們的精神、社會和學術潛力,並作為有思想、全面發展的公民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為願景,「透過強調學術卓越、社會責任和天主教價值觀,為所有學生提供思想、身體和精神的全面教育」為使命。


OCSB學生由黑人、原住民、少數族裔學生、貧困學生、加拿大新移民、性別多元化學生、宗教學生組成。該學區從2019年起以深度學習為精進課程改革方向,以學習設計四要素設計課程,強調培養學生6C終身受用的技能,並透過天主教價值塑造品格,激發學校文化,融入學校生活和學習中。在教育品質評量(EQAO)中,OCSB學校排名一直高於安大略省的平均水準。另外,在閱讀、寫作和數學科目的安大略省統考評估中,OCSB學生的成績均高於全省平均水準,OCSB另為學生提供專業技能項目(SHSM),讓學生在高中階段體驗職業生涯,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技能,同時為未來的就業敞開大門。

 

二、學習概述


(一)NPDL創辦人Dr. Michael Fullan演講


第一天參訪團來到OCSB辦公室,聆聽Fullan線上演講。在演講中,Fullan闡述深度學習2.0與AI整合教育的重要性,並呼籲教育界共同邁向未來教育的全新紀元。Fullan團隊發展的NPDL 2.0深度學習框架,強調「系統性變革」,從學生、教師、學校領導者、家長到政策制定者,都需要共同參與。NPDL 2.0以6C為核心指標,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並強調「精準而不強制」的教學方法,鼓勵教師依據學生的個別需求提供具體的學習指引。他認為AI的發展為教育帶來挑戰和機會,應將其視為學習夥伴,而非取代教師的工具。學校應積極探索AI的應用,並引導教師和學生善用AI提升學習效率。教師的角色將更為重要,需引導學生批判性思考AI帶來的影響。Fullan建議:


  1. 學校應建立以深度學習為核心的教學模式,並將6C融入課程設計,透過真實情境學習活動和多元評量方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2. 6C的每個學習進程,都有數位利用的向度,鼓勵師生結合當下的數位科技進展,共同探索AI在教學的應用,並開發相關教學工具,讓AI成為輔助學習的夥伴。

  3. 學校應營造信任、透明的學習環境,讓教師、學生與家長都能積極參與變革,共同打造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學習環境。

  4. 政策制定者應提供學校必要的資源與支持,例如調整課程綱要、提供AI教學設備、投資教師專業發展等,協助學校順利推動NPDL 2.0。



(二)OCSB主題工作坊


本次參訪發現,OCSB以深度學習框架為核心,發展以學生為本位的課程以及基礎建設,並以副校長網絡為推動方式,讓臺灣實踐NPDL計畫的參訪團員見識系統性推動深度學習的可行路徑,以及可帶來的改變。從系統端,從中心(OCSB)發動的政策(如SEP、SEL、AI、VPN)與法規(建築架構),有效地帶動學區內學校領導與教師社群參與;從學校端來看,參訪團員易感受到教師對教學與深度學習的認同與熱情,以及學生真實而具有素養的學習歷程。



  • AI與深度學習


OCSB從2022年11月起由學習科學室組織讀書會、參與研討會和會議,以及與其他教育機構交流等方式,積極了解AI技術的發展趨勢和應用案例,為政策制定奠定基礎。

OCSB系統性提出《邁向2030》教育政策白皮書,強調學校需要在以下五個教育核心原則之上使用AI:以人為本、合乎道德的使用;有意識、有目的地應用;透明度;隱私和安全;以及公平與包容。


除了數位科技政策白皮書,OCSB也使用與評估整合AI的數位工具,如Canva、Newsela、EdPuzzle、Flip等;付費軟體先在特定學校試用MagicSchool、Brisk Teaching、Quizizz、SchoolAI,並評估效益後再全面推動;推出線上資源平台AI Staff Site,提供教師工具包、課堂教學指南等;提供教師專業發展資源;深化數位公民課程;重新設計學習評量等,幫助學區進行數位轉型。


在這一連串的發展過程中,OCSB也有意識地評估AI對教育的優劣勢,並且結合學區的素養導向政策,採用「深度學習框架」,特別重視在使用AI時同步發展批判思考能力,避免過度依賴或濫用AI。


  • 為中學行政者建立的副校長網絡


OCSB 於2023年啟動副校長教學領導網絡 (Vice-Principal Network, VPN),以提升副校長的深度學習領導能力,並引導教師團隊將深度學習融入教學實踐。VPN 以「希望是什麼?」為領導方向,結合全球素養發展,並以協作探究循環為核心,協助副校長提升深度學習領導能力,引導教師團隊將深度學習融入教學實踐。


VPN的設立目標是希望提升副校長的深度學習領導能力,幫助他們深入理解深度學習的理念、框架和策略,培養引導教師團隊進行深度學習教學的能力,並提升在學校推動深度學習變革的信心和技巧。為了達成目標,VPN採用每月一次的會議,涵蓋深度學習理念、策略、工具、案例分享、協作探究、反思討論等內容,並提供多種深度學習資源和工具,讓副校長和教師團隊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和應用。同時,VPN鼓勵教師團隊進行協作探究,嘗試將深度學習應用於課堂教學,並定期反思實踐過程和成果。此外,教育局持續提供支持和回饋,幫助副校長克服挑戰,提升深度學習的實施成效。


  • 學校建築與深度學習


OCSB 規劃設施部(Planning and Facilities Department)透過學生註冊人數數據分析,結構化設計校園興建及養護工程,在興建新校舍時以標準化的設計模板建造,以控制成本與品質,每所新建校舍的預算約為 2100 萬美元。但同時,規劃設計部也會與教師、家長討論,根據各校的教學需求,進行建築微調。

在OCSB的校舍規畫當中,深度學習的重要元素都有納入設計,因此學校設計必須能夠支持協作和靈活學習環境的元素,例如學習中心(Learning Commons)、學習艙(Pods)等。


學習環境也不僅只有教室內,還包含走廊、戶外空間,因此校園的花園、植栽、草坪都經過規劃與設計。為了增進教室外空間的學習與使用,OCSB也將學校的Wi-Fi 網絡擴展到戶外空間,方便學生在戶外使用科技進行學習和探索。

 

  • 社會創新實業計畫作為深度學習的工具


OCSB 社會企業家計劃(Social Entrepreneurs Program, SEP)是學區內學校與深度學習結合的重要計畫。該計畫讓K-12的學生在校期間參與一項內容豐富、以商業為導向、由學生主導的計劃,學生、教師和經驗豐富的商業志工導師合作,研究社會議題,選擇慈善合作夥伴,開發產品或服務或意識並建立社會企業,並將產品或服務銷售的所有利潤捐贈給所選擇的慈善機構。


學生以一年的時間,從選擇社會議題、進行深入研究、組織社會企業、義賣,到最後的發表。這項專案計畫希望學生能夠超越課堂,在真實世界中與同儕和外界專業人士協作,成為能夠解決問題的變革行動者。這個計畫從2014年開始推廣,從一開始只有5所學校參與,時在今日已經影響了 35 所學校的數千名學生。近年來,籌集超過 20,000 美元。

 

  • 社會情緒學習的支持與深度學習


OCSB學校的心理健康策略,強調創造包容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感到歸屬感和支持,解決壓力並促進與文化相關的教材。其中最為值得關注的部分為 OCSB認為數位工具在支持心理健康和福祉方面的優勢,凸顯虛擬環境中深度學習專案的成功。


講者同時提出自己創建了心理健康工具包,收集了心理健康資訊、自我幫助工具及實務應用資源,並將其推廣到其他班級和學校。學生可利用此工具了解心理健康問題,學習自我管理情緒和壓力。心理健康工具包透過線上平台、實體手冊及工作坊講座方式,提供心理健康知識和技巧,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資訊,而是主動解決問題,同時為家庭提供支持與協助,學校亦更加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提供更多資源與支持。

 

  • 標準化考試與深度學習


EQAO(Education Quality and Accountability Office)是安大略省國家教育部門的長期支援部門,負責管理和執行各種標準化測試。EQAO測試包括不同年級和科目的測試,每個測試都有特定的結構和內容。EQAO測試收集的數據包括學生的個人報告和學校的整體報告。這些數據用於比較不同學校和省份的表現,並幫助制定教學計劃。EQAO以上機考試的方式進行,針對三年級和六年級的學生分別在9歲和12歲時參加測試。九年級的學生參加數學測試,而十年級的學生參加讀寫能力測試,十年級讀寫能力測驗的結果關乎是否能取得畢業文憑。


深度學習強調全球素養的應用,如協作、溝通和批判性思維。這些能力有助於學生在EQAO測試中更成功。深度學習強調學生的知識應用和問題解決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在考試後仍然記住所學知識。舉例來說,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深度學習活動,如計算金額和總額, 學生也需要應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操作。深度學習的效果可以通過EQAO測試結果來評估,因為引入深度學習後,學生的EQAO成績有所提高。

 

(三)參訪學校的集體探索與學習


此次拜訪,由OCSB協助規劃四所學校參訪,分別為一所小學與三所中學,團隊所到之處,都有當區的督學偕同,並由學校領導團隊進行學校與課程簡介,以及安排課室觀課,參訪團員從中對OCSB的教育政策,以及如何落實深度學校有更深的了解。


  • St. Bernadette School


St. Bernadette School是一所天主教公立小學,有幼兒園到六年級的學生。這所2023年才成立的新學校以深度學習為學校設計的核心理念,並以感恩、喜悅、希望為學校願景。在這所學校中,我們隨處可見學生圖像的標語,以及開放式、多功能、探索式的學習空間,和老師如何靈活運用科技載具輔助教學。



  • Immaculata High School


Immaculata High School是1928年即成立的天主教公立高中,招收七到十二年級的學生。該校學生多來自社經與教育程度較低的家庭與新住民家庭,因此學校透過大量的運動項目及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Immaculata高中在NPDL系統中,特別著重協作全球素養,並透過大量跨學科、跨年段的教學活動達成此一素養。



 

  • St. Francis Xavier School


     St. Francis Xavier School成立於2009年,是OCSB 15所高中裡最新成立且學生人數最多的一所學校。該校希望「通過天主教信仰,啟發學生在學術、社會、精神和情感上成長,成為積極參與的公民,以貢獻於建設更美好的世界。」St. Francis Xavier School提供專家高技能專業(SHSM)課程A Specialist High Skills Major:運輸、司法、社區安全和緊急服務、建築、酒店和旅遊等。學生完成後可取得中學文憑、成就紀錄、成績單、業界認可的認證和培訓、選擇職業領域的實踐經驗和學習,和與當地產業和企業建立聯繫的機會。學生於畢業前須以非同步方式完成兩門線上課程,並依據個人學習情形獲得回饋、診斷、評量或報告,並於畢業前須完成40小時志工服務。



  • Notre Dame High School


 Notre Dame High School是該地區最早使用校服的學校之一,是一所相對較小的藝術型學校。學校設有三個專業課程(specialized programs),包括藝術、環境和製造專業。學校致力於深度學習,體現在公平與包容、批判性思維和公民意識等方面。同時積極與社區合作,為學生提供真實世界的體驗,並嘗試利用人工智慧的技術。基於挑戰的學習(Challenge Based Learning)讓學生可以調查自己選擇的重大想法,並以自己覺得有聯繫的方式創造某種解決方案並採取行動。


 

三、結語


這次的參訪,整體團員都認為學習良多。第一天在OCSB聽到的政策語言和NPDL的核心價值,在參訪學校的過程中,從整體環境設置、課室佈置、複合學習空間設計、教材、數位載具、師生互動、同儕與小組討論、動手實作、學生作品等,都可以看到聽到實踐NPDL的效果,似乎從政策和理論到實務之間,距離甚短。更令我們驚訝的是,老師們跨年段、跨領域和跨場域的協同合作,是如此自然和不違和,跨年段的學生之間的合作亦是如此。而我們參訪到每一個學校,帶領我們參訪到學生大使,除了不同背景身分之外,對於學校認同顯示在每個細節的說明與帶領。因著使用共同的NPDL框架,在概念與認知上的零距離,讓我們在短促的多層次交流中,帶著好奇的吸收和汲取OCSB的NPDL實踐智慧,又在每個晚上和回程路上的回饋與反思中,彼此增添和強化了深度學習的行動意義。





Comentários


​訂閱我們獲得最新消息!

Subscribe here to get my latest posts!

Thanks for submitting!

1675913493774.jpg
1675913506077.jpg
1675914089717.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