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高中數位前導的集體探究與策進圖

圖1: 數位前導共創策進圖

師大陳佩英教授和數位前導規劃小組共同繪製


面臨人工智慧技術日新月異的衝擊,高中階段發起共同學習,進行數位轉型的集體探究高中。


數位前導於2023年,112學年度正式啟航。基於組織結構的迭代轉換,由陳佩英教授帶領的規劃小組和水筆仔社群共同發展校本的數位轉型指標,再以此推出afa beta 的八個策進項目。


具體規劃如下:

   「數位學習」的推動首先先建立具共識性的願景目標,接著進行具體的內容規劃,再逐步開展學校數位的轉型。高優總計畫專家教授除了大量閱讀相關的參考文獻外,還多方請益了具有推動數位學習經驗的專家給予專業建議。並且與水筆仔社群和數位核心師長共備討論多次後,設定出了「數位前導任務」、「計畫運作模式」以及成立「數位核心種子教師」。

(1) 數位前導任務

總計畫為「數位前導任務」設定了2個必辦項目與6個選辦項目,必辦項目是每一所前導學校務必要要達成的任務。選辦項目則由各校評估組織條件與現況,擇選適合其學校之項目進行推動。


● α-1轉型混成學習(必辦):

該項目的策略性目標希望參與學校共同學習,運用數位軟體導入較虛,漸進增強互動教學法,從差異化教學入手再促進學生的個人化學習。考量的面向會從(一)傳統課堂的實體課程轉向遠距數位課程;(二)從集體教學轉向差異化教學、再到個人化教學;(三)從傳統教學法轉向數位科技導入課程設計與教學教法。學校搭配環境建置與行政的支持,漸進完成混成學習的整體轉型。由於「轉型混成學習」不易達成,學校必須分短中長程計劃來規劃。因此,總計畫先設定了階段性的關鍵結果為「教師能善用線上學習平台與學生進行教與學的互動」。考量到每一間學校的立基礎點皆不同,對於數位學習推動發展快速的學校,總計畫也提供的混成教學的實施指南給學校作為推動項目的重要依據。

● α-2 跨校遠距共授(必辦):

   為了能夠彌補資訊與資源的不足,希望透過此任務可以幫助偏鄉的教育夥伴得到幫助。總計畫鼓勵數位前導學校,在113學年度的課程計畫書需要開設一門為跨校遠距共授之課程。同時,總計畫提供了跨校遠距共授之實施指南作為參考指引,讓學校可以漸進深化遠距課程共授的深度與廣度,並加強跨校合作的師生共學的實質效益。


● β-1將會以SAMR模式作為基礎,請參與的25校先進行以下的幾件事情:

(1) 學校須建立數位核心社群,規劃與執行計畫。

(2) 尋找可以分享的數位課程。

(3) 評估該數位課程是在SAMR哪一個階段的模式。

● β-2目前總計畫在培訓數位種子教師社群,未來規劃每一所β-2的學校可以負責學科課程的發展與優化,提供教學示例和影音資源給教師進行增能與學習。預計在12~1月份舉辦一個2個小時的工作坊。

另外,可以辦理一次是由數位種子教師所帶領的工作坊給β-2學校。

● β-3 經過數次共備,參考辦理非同步重補修的成功高中經驗,發展「實施指南」,規劃期程包含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所要執行的內容,希望未來可以建置一個數位重補修機制的SOP給高中學校參考使用,

● β-4於11/1辦理說明會 (實體),11所學校皆有派員參加。說明會由陳智源校長主講,就個別教師、學科團隊、學校特色三個面向,提供ABC三種原創數位內容教學影片模式,後續的規劃如下:

(1)112年11月17日辦理製作教學影片製作工作坊(線上),分享北一酷課師的做法(2)112年11月28日辦理數位內容教學應用工作坊(線上),分享臺北酷課雲最新功能(LMS學習平台及OTT影音串流平台)

● β-5設定兩年的規劃建置一個入口網站。第一年先規劃入口網站架構與功能,透過推薦機制蒐集國外的數位學習資源,並建立使用規範。依照架構與功能區分為四個面向。規劃細節如下:

(1) 徵求學術內容與工具學習的線上資源,充實入口網內容,避免與其他資源平台重複。內容上80%提供給學生進行使用,20%給教師使用。

(2) 目前入口網建置是使用Google Site,將討論的學習心智架構與想要的特性建置其上。


● β-6_設定預計學校於1月之前先行完成前三章的論文架構的論述,後面行動方案撰寫結論預計五月就可以發表。目前各校的研究的主題

 
 
 

Comments


​訂閱我們獲得最新消息!

Subscribe here to get my latest posts!

Thanks for submitting!

1675913493774.jpg
1675913506077.jpg
1675914089717.jpg
bottom of page